隨著年末到來,酒圈開端變得熱烈起來。在過去的一周里,茅臺、五糧液的股東會議、投資者會議輪流上臺,兩大酒業巨子還挑選在前后腳舉行經銷商大會,全國各地的經銷商蜂擁而至探尋行業新的風向。誰都不知道白酒業何時能觸底回升,但我們都知道,需要變化去習慣行業調整期。
在傳統酒企苦苦掙扎之際,互聯網定制酒則傲嬌地發布了驚人的出售數據。瀘州老窖和酒仙網協作推出的互聯網定制商品三人炫,據稱只用了84天的時刻單品銷量就已打破100萬瓶,出售額打破7000萬元,變成2014年最大的白酒“黑馬”。在傳統酒水運作年代,84天7000萬零售額可謂出售奇跡。
互聯網定制酒恰是白酒業調整期催化的產物,這些酒都具有高性價比、包裝特性等標簽,比方打出了白酒界小米旗幟的三人炫,一公斤裝的商品價格為139元一瓶,還買一送一。在公務請客潮闌珊的年代,群眾消費市場變成干流,互聯網定制酒恰是投合了群眾消費市場。
互聯網定制酒成功取悅了一般消費者,更深層次的影響是白酒產業鏈聯系的重構——酒類電商不僅是途徑商,還參加商品的出產開發環節。
明顯,想在互聯網年代繞過電商途徑也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越來越多的酒企加入到互聯網定制酒的陣營中來。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表示,將來一個月,酒仙網還將連續推出與沱牌舍得、酒鬼酒、國臺等酒企協作出產的互聯網定制酒。
“酒類電商扮演的人物已不僅僅一般的出售途徑。”中國酒類流轉協會秘書長劉員指出,具有大數據優勢的酒類電商可以給酒企更多商品開發上的支撐,使商品愈加貼合群眾消費者,而這也是酒企在當下迫切需要的。
在互聯網的浪潮下,白酒公司和酒類電商攜手過冬,應驗了“沒有永遠的敵人,只要永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