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6522374195192.jpg image001.jpg](http://www.chn-food.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429/1556522374195192.jpg)
在FBIF2019食品飲料創新論壇營銷分論壇上,FBIF聯合科爾尼咨詢公司發起的“2018年度中國10大創新食品公司”榜單結果公布,由科爾尼資深董事張曉楓對榜單進行了解讀。本次活動共收到超過130家食品公司的參選資料,在經過由科爾尼咨詢公司專家及FBIF團隊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對參選公司的創新力進行嚴格評判后,10家創新食品公司最終登榜“2018年度中國10大創新食品公司”。
提示:文末附榜單相關報告《消費品企業創新的成功公式 》下載方式。
“2018年度中國10大創新食品公司”頒獎禮現場
“2018年度中國10大創新食品公司”獲獎企業名單
中國的人口紅利為食品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但巨大的市場同時也意味著競爭更加激烈。想要脫穎而出,是立足優質的產品?依靠優勢的價格?還是借助全面的營銷策略?這些確實都能幫助企業增加競爭力。但想要能和別的企業迅速區分,具有差異性的競爭力,或許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創新之路。無論是對初創公司,還是對已經有所規模的大公司來說,創新始終是一個公司的內在驅動力,是保持活力的不二法寶。
張曉楓說:“一個成功的,有創新力的企業,創新應該是全面的。不應該僅僅是一個產品的創新,或者是某一項技術的創新。應該在產品方面、營銷方面、業務方面都有創造力氣的,其次有一個有創新力的企業也不是單件事項的成功,應該是一個持續創新的企業。”
科爾尼資深董事張曉楓
因而本次評選,我們從“產品創新”、“包裝與技術創新”、“營銷創新”以及“管理創新”四個角度對企業的創新成果進行評估。這10家獲獎企業,有已經成熟的公司尋求創新突破,也有雖成立不久但已經有了現象級產品的新公司探尋差異化道路。不同的公司有著自己不同的創新方法與模式。
那么這10家公司在2018年都有哪些亮眼的創新表現呢?
01
伊利:轉向大健康
2018年,始終貫穿“不創新,無未來”理念的伊利,憑借巨大的勇氣,一步步完成從單一乳制品企業向健康食品集團的轉型。
伊利植選PET瓶
圖片來源:伊利
伊利將目光投向大健康領域,第一步便是新成立健康飲品及奶酪事業部。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伊利股份營收為789.76億元,其中新品銷售收入占比14.8%。數據最直觀地證明了2018年伊利在產品品類創新上下了狠勁兒。能量飲料“煥醒源”、手撕新鮮奶酪“妙芝”兩款一經上市便爆紅的新品,同時在2018年底推出了植選豆乳PET即飲瓶裝新品。此外,2018年12月14日,伊利宣布將在長白山新建天然礦泉水飲品項目,正式進入飲用水領域。
未來的伊利,正努力循著董事長潘剛口中“橫跨大健康領域內多品類的布局者,帶動健康食品行業發展的引領者,消費者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創新之路向前邁進。
02
農夫山泉:既有勇又有謀
在茶飲方面,雖然“茶π”已經在年輕人群市場中站穩腳跟,但農夫山泉對產品的創新開發沒有止步,在2018年推出一款名為“泡泡茶”的果汁碳酸茶飲,這是市面上第一款既有果汁又有氣泡的瓶裝茶飲。“不務正業”的農夫山泉還拍了媲美《動物世界》的“最美廣告片”,熱門網綜冠名、聯合優質IP的農夫山泉瓶身營銷,推出9款限量版趣味“故宮瓶”……持續推進品牌年輕化戰略,為農夫山泉品牌未來增長提供新引擎。
農夫山泉故宮瓶
圖片來源:農夫山泉
作為中國飲用水行業的龍頭,近年來農夫山泉的野心不只在“山泉”,而是不斷開發自身的 “農夫”角色。在FBIF2019食品飲料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秘書周力博士說到:“中國在產業發展的進程中,目前農業還是一個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農夫山泉又推出天然樺樹汁噴霧和以優質大豆為基底的植物酸奶,不得不說,農夫山泉的創新是既有勇又有謀的。
03
今麥郎:方便面,創新亦有道
一直以來,今麥郎對產品技術的創新,源于對回歸廚房風味,回歸“媽媽的味道”的堅持。
老范家速食面館面
圖片來源:今麥郎天貓旗艦店
今麥郎在去年發布的新品“一菜一面”系列,采用了國際先進的FD凍干技術,將面的湯包、調料包和菜包三合一,打造獨特的“澆頭”,用開水一泡,即可品嘗到如剛出鍋一般的西紅柿炒雞蛋。此外,今麥郎在2018年還開發出堪稱第二代方便面的蒸煮技術。采用蒸煮技術的“老范家速食面館面”,還特意選擇在方便面的發源地日本隆重發布,不僅“震驚日本”,更是方便面史上一大創舉。
04
億滋:與消費者“玩在一起”
億滋有著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餅干王國,光一個奧利奧,就“玩”出極致。
奧利奧DJ臺
圖片來源:天貓
2018年,奧利奧在中國推出“你絕對沒有吃過的咸辣味奧利奧”——芥末味和辣雞翅味奧利奧。這只是奧利奧玩味之旅的開端,“奧次元”小程序的上線讓更多的消費者加入到口味創造中來,2018年在中國共創造出了72534種新口味。
奧利奧非常擅長用社交媒體捕捉年輕人的玩樂之心。2018年,奧利奧與支付寶合作的AR游戲“餅干游戲機”,與天貓超級品牌聯手推出的奧利奧DJ臺,線上不定時網紅甜品店,都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獲得了高度曝光和優質口碑,將“玩在一起”的概念傳遞給了更多的粉絲。
05
百事:潮流文化的跨界專家
作為全球食品和飲料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百事公司一直致力于進行產品創新,不斷推出消費者所喜愛的產品,并且及時把握消費潮流和時代精神。在2018年,百事公司在中國市場上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產品,例如2018年樂事春季限定的櫻花味以及抹茶味產品;美年達在2018年上市了新口味荔枝味,這是美年達推出的第一款低糖口味,其清甜清爽的口感正好迎合了當下消費者的訴求。百事公司在2018年還推出了“醋之語”氣泡飲料,這是一款含有發酵蘋果醋的健康氣泡飲品。
百事 x Alexander Wang “為原創正名”
圖片來源:百事
在包裝上,百事公司也延續大膽創新的風格,推出多款限量罐,例如“為原創正名”的黑罐百事可樂,聯合上海時裝周的無糖百事可樂限定罐,并且無糖百事可樂以竇靖童為代言人,為年輕態度發聲。
跨界是百事的創新法則。除了產品上的跨界,更有品牌IP的跨界。從2017年起,百事可樂就跨界聯手多領域潮流品牌合力打造“百事蓋念店”。
06
百威:用數據釀酒
百威在中國的精品化與本地化之旅在2018年不斷加速。去年7月,百威宣布與天貓酒水新零售達成戰略合作,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利用大數據勾勒消費者畫像,打造最符合市場需求的精釀啤酒品牌。
百威英博×天貓新零售
圖片來源:百威
百威的這一步嫁接大數據,毫無疑問將引領啤酒行業加入到數字化革命的浪潮中來。因為對消費者有著深刻的洞察力,2018年百威還創新地將啤酒分為簡單易懂的“爽、真、柔、醇”四類,讓人們在選擇時更加一目了然,大大增強了消費者粘性。
07
星巴克:從“第三空間”到“第四空間”
2018年,星巴克中國首家咖啡原產地門店在云南普洱開業,首款冷藏即飲飲品“星怡杯”在上海推出。這兩個第一次,星巴克是在告訴人們:星巴克的咖啡還能這樣喝。
星巴克“專星送”
圖片來源:星巴克官網
延伸服務,開辟更多消費場景,是星巴克去年的主要動作,是針對外賣市場的隨機應變。從最初進軍中國市場時宣稱為人們提供“第三空間”,到與阿里巴巴達成新零售合作,推出餓了么“專星送”和盒馬鮮生“外送星廚”,星巴克實現了“第四空間”的構建,從而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消費體驗閉環。
08
百草味:消費者評價收集者
百草味2011年“觸網”,電商的轉型讓其成為我國休閑零食行業的巨頭之一。通過網絡,百草味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了更廣泛更緊密的連接。
百草味包裝升級
圖片來源:Marking Awards 2019
百草味對品質的堅持、對研發的專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與消費者的有效溝通。百草味十分重視用戶在線上對產品的評價,公司高管及所有與產品相關的部門都必須讀用戶評論。要知道,每個月都處理幾百萬條評論這樣聽上去就十分繁瑣的事,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做到的。2018年,百草味對多款評價較弱的產品進行包裝、口味上的改善,其去年更新的“食物幾何”包裝獲得全球食品飲料包裝盛典Marking Awards 2019最具商業價值獎。
09
卡士:社交裂變的爆款制造機
卡士酸奶一直以來只專心做一件事——生產高端低溫酸奶。為何只做一件事就能獲得很大的成就呢?答案就是:深諳用戶運營之道。2018年,卡士新成立用戶運營中心,建設全渠道用戶的運維及服務體系。
卡士 “525愛自己”活動
圖片來源:卡士
用戶洞察+社交裂變的組合是卡士的第二大秘訣。卡士酸奶于去年推出“525愛自己”系列活動,基于對用戶的精準了解,通過曬照投票、集卡裂變、海報裂變等方式,刺激用戶間的分享,一個月內實現瀏覽量2,096,850次、訪客數374,644人;粉絲新增12萬,達成率168%。社交裂變,給許多細分食品企業帶來啟示。
10
喜茶:品味靈感之茶
喜茶的2018年,在創新上可以說做到了全面開花。48款新品、100余款周邊產品、LAB實驗室店開業、喜茶GO小程序上線,2018年的喜茶給了消費者一波接一波的驚喜。
喜茶GO
圖片來源:喜茶公眾號
值得一提的是,喜茶把自己定義為“靈感之茶”。的確,喜茶的創新來自靈感,也給新茶飲行業帶去了不少靈感。
張曉楓談及喜茶時,他說:“喜茶是2018年現象級的創新企業。它在產品上有突破、在門店設計上有創新、在營銷模式也上有突破,造成了相當轟動的效果。一個品牌在短時間取得這樣爆發性的增長讓我們都留下深刻印象。”
總結2018年度中國10大創新食品公司榜單,我們或許可以得出創新的成功公式:創新力=(洞察力+產品力+業務力)×勇氣。這四個因素都是缺一不可的,尤其是勇氣。張曉楓解釋說,“勇氣是乘數,是所有能力提升的前提條件。不會有100%的成功,但不嘗試就不會有成功,這就是創新的規律。尤其對于大企業來說,創新是需要勇氣的。大企業具有渠道、品牌的天然優勢,自然會希望依賴這些優勢,采取所謂“跟隨”戰術,抄襲其它已經成功的產品,提升自己的成功率。是否愿意自己去做一些原創的創新,準備一些失敗,其實是需要管理層很大的決心。”
對于中國食品飲料行業未來的趨勢,張曉楓這樣說道,“食品飲料市場這兩年是受到很大壓力的,因為整個行業增速放緩。以前市場高速發展時,大家采取跑馬圈地的方式很有效,很多公司也因此得到了發展。但隨著增速放緩,消費者需求更為復雜,食品飲料企業都要對市場與消費者有很準確的把握,才能提高競爭力。目前我們能看到食品飲料行業的幾個趨勢:即食即飲的興起、品類跨界的流行、渠道結構的根本性改變和市場的分化趨勢。”
這10家2018年度最具創新力的食品公司,或許能起到行業風向標的作用。這也是我們創立此榜單的初衷——希望能給食品飲料行業的創新帶來啟示,并鼓勵更多的公司加入到創新大潮中來。讓我們一同期待明年榜單的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