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里的小姑娘,捧著剛剛煮好的康師傅方便面送到爸媽面前。除了鮮香四溢的好滋味,小姑娘喊出“蔬菜加倍”的嗓音更是甜度爆表。當你為了搞懂孩子的心緒、搞定孩子的起居焦頭爛額時,誰能拒絕這樣可愛的寶貝?
媽媽們說,這樣的感人一幕,暖胃更暖心,畢竟成長路上,還有那么多挑戰需要一起克服!
要聽從孩子的想法,必須快樂教育;又要對他的未來負責,補習班你必須比他還懂。
要讓孩子有安全感,有時間就陪他是基本操作;又要讓她不能輸給隔壁小孩,不加班的人生是不存在的。
要尊重孩子的口味,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才叫幸福;又要對他的營養負責,天天吃泡面不吃菜可還行?
寶寶要求千千萬萬,媽媽到底怎么辦?下面這幾種媽媽,有你想要的答案。
北京黃莊補習“拼媽”
都說海淀媽媽沒有夢想?還有人說即便有夢想,也只是戰勝西城?
錯!在北京,真正懂寶寶的媽媽只會放眼黃莊。這片人大附中以北、清華北大以南、創業大街以東、科學院以西的方寸之地,藏著讀懂寶寶的金鑰匙,關鍵是作為媽媽,你能不能解的開謎題。
答案在悶熱的聚仁學校,在價格不菲的思而學,在雄踞高處的興東方……還別看不上這里樓老、街破、人土氣,不是985畢業在這里只配窗外等孩子,沒拿個博士請您不要輕易發言。
從多早開始準備物理奧賽集訓,今年的IMO誰家的差點入選,到四雞八兔到底幾只腳,少兒編程怎么才熟練,都說北京的媽媽最明白孩子該怎么拼,殊不知他們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打能扛的無敵“拼媽”。
最懂孩子的點
比孩子更懂補習班里的內容
最大的挑戰
課綱又雙叕改了
上海藝考學琴“酷媽”
都說鼓浪嶼家家一臺琴,那是不知道上海小囡學琴只是做人的門檻。
五音和諧樂器之王是入門,肢體協調中西舞蹈是備選,再會個油畫才是鐵人三項。魔都是有腔調的城市,從解放前的顧圣嬰到現如今的廖昌永,誰沒喝過阿拉上海的藝術墨水?
輔導藝考,上海媽媽不比專任教師差。還沒出娘胎,胎教音樂就聽起來。幼兒園開始鍵盤樂,上小學要懂樂理,初中目標合唱登臺東藝,高中怎么也得獻藝賀綠汀。在魔都,錢不是問題,孩子學不會不是問題,媽媽不懂藝術才是真的問題。
最懂孩子的點
比孩子更先發現曲子哪彈錯了
最大的挑戰
永遠不知道明年學琴費漲到多少
廣州青菜養生“暖媽”
有人說廣州養人,因為這里氣候溫和、經濟發達、毗鄰港澳,當然最關鍵的…家家都離不開青菜和靚湯。把菜燒得好吃不是本事——有從小吃粵菜的底子、無事便飲茶的基因,口味不是問題!點睛之筆,是蔬菜吃的夠不夠!
不上青菜,廣東人是不會離席的——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蔬菜都是人生必須。孩子正在長身體,用什么補一補?答案必須是蔬菜加倍!
即便是擁有N多種酷炫口味的康師傅方便面,也要蔬菜加倍才更好味!煎一顆蛋、配一把圣女果,再將蔬菜加倍的康師傅方便面盛入盤中......這美味征服所有廣州媽媽!
最懂孩子的點
要學得好、吃得香
但我知道你更想要健康
最大的挑戰
一拜天地,二拜“高糖”
蔬菜加倍,幸福滿分
成都火鍋鮮香“辣媽”
一說燃面,就想起宜賓;一提火鍋,就默認重慶。那是巴適的成都媽媽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懶得和你們計較。
少不入蜀是有道理的,成都媽媽關心孩子的成績、在意寶寶的未來,但這一切都敵不過讓他做自己。小朋友為什么不能打麻將?采耳難道還有入門年齡?自己手藝不好,可以出去吃啊!實在吃膩了,孩子喜歡泡面,就讓他吃泡面!
孩子的口味,我最懂,泡面一樣可以吃出精彩!
最懂孩子的點
孩子愛吃什么,我就做什么
最大的挑戰
去外地上大學,孩子覺得什么菜都是甜的
平衡兼顧幸福“潮媽”
她們愛孩子也愛自己,她們愿意付出也善于收獲,她們關心寶寶的口味,更關心寶寶的健康,她們能夠在看似不可能的組合間,找到調和百味的選擇。
比如她們會在補習班的隔壁辛勤地練上一個小時瑜伽,也會在每天的鋼琴輔導間撿起自己塵封多年的歌唱愛好,又或者在一個溫暖的早晨,為全家煮上一包蔬菜加倍的康師傅方便面。美味又健康,靈魂與身體、味蕾與營養,“潮媽”們都能做到最好。
當有一天你醒來發現,孩子捧著一碗蔬菜加倍的康師傅方便面懂事地走到你面前,你便明了,你的一切付出,都沒有白費。
最懂孩子的點
你想要的我都懂,我能給的都給你
最大的挑戰
永遠有更均衡的選擇
你愛泡面,我有蔬菜加倍的健康選擇
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命脈,幸福的生活有著各自的模樣。無論你生活在哪個城市,孩子都有著一樣的困惑:學得好、長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又開心......
每一位媽媽其實都面臨著取舍,但你堅持認真生活的樣子,總是最美的。很多人以為認真生活就是死磕硬拼,以為血戰到底才是真正關心孩子。
但仔細想想,就像美味和健康可以兼得一樣,懂得細水長流、平衡樂活才是最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