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處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全省人社、社保工作會議部署,堅持保發放、保民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形勢,致力于推動我市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多措并舉,實現了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的成倍擴大和基本養老保險保障水平的顯著提高。
一、政策宣傳多樣化。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廣泛開展政策宣傳,一是依托網絡媒體。將最新的社保政策、業務經辦流程及時公布,實現數據跑腿。二是面對面宣講。進企業、社區現場宣講養老保險有關政策,為企業員工、社區居民答疑解惑。三是依托紙質載體。借助郵政平臺贛訊通在社區開展宣傳,與郵政部門聯合在社區懸掛宣傳欄。營造養老保險擴面的社會氛圍,創新宣傳手段,加大宣傳力度,有效提高社會保險的影響力,使養老保險政策日益深入人心。
二、擴面征繳常態化。堅持實行社保擴面征繳政府責任、征繳激勵、定期通報。以工業園區企業、農民工、非公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加強部門協調,強化執法監督,力求擴面征繳有新突破,努力提高養老保險參保率。
三、基金監督管理制度化。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健全基金預決算管理制度,做好基金預決算編制及管理工作,健全內部控制體系,用制度管好每個崗位、每個環節和每個工作人員,加強風險崗位問題排查、分析評估和稽核,層層設防,環環監控,為基金安全筑建 “防火墻”,確保基金安全穩健運行。
四、待遇領取規范化。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社會化發放率和直發率均達100%。實現服務型直發,退休人員可以自主選擇一家銀行開設養老金發放賬戶,社保機構與銀行進行發放數據直通,縮短了養老金發放周期,也提高了養老金發放質量。同時,免收異地居住離退休人員取款的手續費,減輕了異地居住離退休人員的負擔。實行領取資格認證制度,防止欺詐冒領現象發生,積極開展異地居住人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協查網上認證工作,對未年檢人員以及土葬人員死亡時間進行實地核查,有效地避免社保基金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