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報道 英媒稱,實驗室培育的“牛肉”是通過在大豆蛋白疏松多孔的支架內培養奶牛肌肉細胞來制成的。以色列阿什杜德阿萊夫農場的研發人員舒拉米特·利文貝格說,這種培養肉的樣品已經通過了初步的味道測試。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3月30日報道,培養牛肉背后的想法是,它可以像真正的肉一樣美味,但沒有動物會被宰殺。這還可能有利于環境,但這一點尚不清楚。
報道稱,在過去幾年里,培養肉的研發取得進展,約50家公司在試圖完善培育方法。部分公司已進入制作可品嘗的樣品階段,但商店或餐館目前尚未出售此類樣品。
除了在培養皿中培養生物組織的高成本之外,另一個問題在于,肉類不僅僅是由肌肉細胞組成的。在動物的肉里,這些細胞位于支撐細胞外蛋白質的支架內,研發人員必須仿制這種支架才能使成品的質感與真正的牛肉相似。美國華盛頓特區優質食品研究所的埃利奧特·斯沃茨說:“你需要重建和動物身上一樣的組織。”
目前,培養肉類時用到的支架通常來自牛肉明膠,這是一種通過煮沸屠宰場的動物尸體來獲得的膠原蛋白。如果素食者是你的目標市場,這會成為一個問題。
如今,阿萊夫農場或許已經找到了另一種替代品——有紋理的大豆蛋白,它是豆油生產的副產品,目前已經用于生產肉類的多種素食替代品。
研究團隊在一個大豆蛋白疏松多孔的支架上培育出奶牛肌肉和血管細胞,然后烘烤或油炸這些人造肉。研究人員說,3名嘗過這種培養肉的志愿者稱,它仿制了“吃肉的感覺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