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市場銷售的小蔥“脫色”、“掉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據說,經檢測香蔥內的農藥殘留不超標,目前該批香蔥已下架處理。在生活中,不排除有個別不法商家為了保持食材色澤、品相和新鮮度,添加禁止添加的保鮮劑、防腐劑等。然而,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監管的不斷加強,監管體系的日趨完善以及保鮮技術水平的進步,打響食材安全保障“保胃戰”。
蔥、姜、蒜作為烹飪不可或缺的調味、去腥等食材,在人們日常飲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年冬天都是大蔥需求的旺季,近期多地迎來寒冷天氣,大蔥的價格卻并不受天氣影響,由于受到溫度、產量、運輸等方面的影響,大蔥牛氣“蔥”天。不過,在寒冷的天氣條件下,蔥的色澤、品相和新鮮度大打折扣。
近日,貴陽有消費者反映,農貿市場銷售的香蔥出現“脫色”、“掉色”的情況,只要用紙巾輕輕一擦,紙上會有藍的顏色。據說,因為天氣寒冷,個別不法商販為了保持蔥的色澤、品相,添加了藍礬用于保持蔥的新鮮度。藍礬主要成分是硫酸銅,是一種防腐劑、保鮮劑,但不能用于蔬菜的保鮮,主要作為工業原料來使用。
在生活中,不排除個別不法商家,為了牟利不重視食材質量安全,在食品中添加禁止添加的添加劑,用于催熟或防腐、延長食材保鮮期等等。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質量安全直接影響廣大人民群眾切實利益,因此,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完善監管體系,從源頭、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筑牢蔥等蔬菜全產業鏈的“防火墻”。
另一方面,香蔥等蔬菜種植、運輸、銷售等環節相關人員要增強食品質量安全觀念,莫要鋌而走險,投機取巧通過非法添加添加劑等方式來保持食材的新鮮度,提高產品色澤和品相,而是應通過正確、合規的保鮮工藝技術和方法來達到延長食材保鮮期的目的。
例如納米抗菌噴霧技術、電子束輻照技術、可食用涂層技術或者通過籌建冷庫、氣調保鮮庫及使用冷藏保鮮箱、冷藏車等貯運保鮮方法減少水分和營養成分的流失,達到保持食材色澤和品相、新鮮度的目的。
據筆者了解,納米抗菌噴霧技術主要是將抗菌噴霧噴灑在蔥等蔬菜的表面,能夠很快在香蔥表面形成保護層,隔絕外界空氣,延長保鮮時間,并且還具有有抗菌、防霧等功用。電子束輻照技術是通過電磁射線能量轉移給香蔥等蔬菜,滅殺細菌、微生物,以保持香蔥的色澤和新鮮度,具有無輻射殘留、無污染、保鮮效果好等優勢。
從整體上來看,近年來我國香蔥等蔬菜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從無到有,監管力度加強,保障能力由弱變強,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總體穩定。但是,不排除仍有個別商販鋌而走險添加禁止添加的保鮮劑、防腐劑等添加劑來提高食材色澤、品相和新鮮度等。為此,相關部門筑牢全產業鏈安全“防護網”的同時,種植、銷售等環節相關人員更要通過正確、合規的保鮮技術和方法來保持香蔥新鮮度,共同守護好人們餐桌飲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