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新體驗
美味、刺激、新奇等感官需求一直是人們對于食品的核心向往,食品飲品針對這一基礎需求的創新層出不窮。疫情期間,居家飲食催生了方便食品、復合調味品等領域的加速革新。對極致口感的追求則是冷藏飲料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隨著冷鏈物流和冷柜設備的發展與普及,冷藏果汁、冷藏咖啡新品頻出,對于口感的追求在飲料創新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強烈。
人們對于美味和方便的追求,還催生了復合調味品這一品類,包括火鍋調料、醬類、燒烤腌料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復合調味品占調味品市場比重由2013年的14.8%擴大至2019年的20.6%,成為調味品行業最大的子品類。
健康新平衡
疫情使得食品飲料各個板塊對于健康的關注日益提升,代餐、功能食品、健康調味品、低度酒等細分品類市場不斷增長。
隨著健康觀念的轉變,休閑零食開始越來越多地向健康和主食的方向轉變;代餐也經歷著從奶昔到輕餐、從單一代餐粉到多品類的演變,覆蓋了上班、宅家、健身等多元場景飲食需求;“植物基+乳制品”的混搭帶來了植物蛋白飲料的新機遇。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堅果奶”“谷物奶”產品的搜索量同比增長了近200%。“減糖”從創新變成了標配。隨著消費者對飲料含糖量高不利健康認知的普遍提升和“抗糖化”等概念的流行,低糖、無糖飲料正在由滿足部分人群的特色產品轉變為面向大眾的基礎款產品。
便利新形式
隨著人們對于便捷的需求日益強烈,又快又美味,成為更多人的選擇,包裝食品、自熱食品、預制菜肴等品類開始加速成長。
便利美味的預制菜肴近年來成為年輕人的首選。2020年以來,西貝、海底撈、眉州東坡等傳統餐飲品牌開始了數字化、零售化進程,其核心創新就是預制菜產品。天貓數據顯示,“快手菜”在2020年的搜索量同比提升了近8000%。截至2021年3月,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中包含“預制食品、食品半成品”的國內企業已超1.6萬家,在披露了成立日期的企業中,2018-2020年成立的企業數占比高達48%。
感情新鏈接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消費者對食品品類的訴求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于食品飲品的價值開始偏愛能夠承載更多主觀情感表達的食品產品。聯名IP、家鄉風味、情感營銷在食品圈爆發,相關創新層出不窮。
飲料的核心人群大多為年輕人,他們對于新潮、社交的關注成為了飲料產品創新的重要方式。緊跟娛樂互動與盲盒等年輕化元素,飲料的社交屬性進一步吸引相關受眾。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200毫升以下的迷你、便攜小包裝飲料產品不斷發展,在各類渠道中受到消費者關注。
圈層正在成為認同感的紐帶。興趣圈、明星粉絲成為年輕人群社交的核心話題。為了滲透年輕人群,圈層文化與粉絲經濟成為新銳品牌快速觸達用戶、實現人群破圈的有力助推器。各商家也隨之打造大量營銷活動支持IP、明星、跨界的商品創新。
在以往以男性為主要消費群體的運動飲料產品領域,專門針對女性特點設計的產品市場成長空間良好。針對女性特定需求開發的新品數量呈逐年上升態勢,女性意見被進一步關注,跨界營銷、品類創新頻繁。隨著技術的發展應用,部分品牌推出自熱飲品、以特定功能性成分為賣點的飲品,讓女性消費者需求得以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