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餐飲夜間消費與夜宵品類發展報告》,疫情前餐飲夜間市場交易量已經在持續保持上升,而在消費人群中,25-35歲年齡段占比超過60%。
據《2020年輕人酒水消費洞察報告》數據顯示,年輕人更偏向于新鮮果味、低度微醺,擁抱多元品類和豐富口感。海倫斯小酒館赴港IPO的消息給行業帶來不小震動,作為更年輕更平價的“胡桃里”,一個擁有低價酒精的社交空間,已成為年輕人聚集的地方。你可以這么理解,吸引年輕人的一大利器,就是酒精,而大型餐飲品牌已經紛紛開始有所反應。
-
2019年10月,鼎泰豐的北京太古里店里就直接放進了8米多的吧臺,提供五六十款雞尾酒,以及雞尾酒和小籠包的套餐,下午茶時段有各類烘焙單品,想喝一杯的時候還有侍酒師提供建議,全時段經營;
-
2020年8月,王品集團把旗下的日料店轉型成為“海貍家炙燒海鮮酒場”,開始摸索用中式臺式菜品作為輔助的居酒屋業態;
-
2020年底老鄉雞的深圳首店開成了一家酒館,用粉色系取代了標志性的綠色,下午賣奶茶冰淇淋,晚上賣酒,營業到凌晨2點;
-
今年還有兩家大品牌已經入局,3月份湊湊翻新了自己北京首店,把它變成了一個酒館,白天還是自身創立的、引領行業的的火鍋+奶茶業態,晚上則多了歌手駐唱+KTV,飲品也走套餐售賣模式;4月,喜家德在大連老家也在悄悄實驗“喜家德餃子酒館”,菜單上出現了鹵味、熱鍋。
在這波餐+酒的實驗之前,星巴克、奈雪、喜茶為首的飲品品牌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動作,但對于已經提供了餐食服務的餐飲空間來說,他們已經目睹了無數消費者拎著茶飲進店消費,軟飲拉動銷售的生意面臨巨大競爭,而同樣高毛利的酒精類飲品或許能夠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
如何把酒請進來、賣出去,我們采訪了北京的兩家社會餐飲,它們都是從餐廳起步,而后走向了酒館的定位,現在它們酒水的銷售占比都能達到4成左右,多的時候能近5成。有的已經開出了第二家店,有的收到了異地開店的邀約,運營穩健。
Chez Suzy原來是一家純粹的歐洲餐廳,經歷了多個主廚在路線上的反復調整,最終在2018年從Chez Suzy改名為“Suzy酒家”,裝潢中那些“沉重”的古董畫被取下,加上了舒適的沙發卡座,甚至搭建了戶外大帳,冬夏可用。
粉社會原來是一家在辦公樓底商的越南餐館,2020年夏天搬到了附近的住宅小區的底商,并且擁有了戶外座位,也開始走酒館路線。
我們從這兩家店的經驗中總結了幾個餐酒館的關鍵面向,或許對你把握這個趨勢有一定幫助。
01.低調賣酒
這兩家店酒單上的主打都是葡萄酒,我問了同一個問題,就是服務員培訓需要到什么程度,才能讓他們更有效地作出推薦,但兩位創始人都表示,其實服務員并不需要是口若懸河的推銷專家,很大一部分工作都做在了菜單上,它上面羅列出了主打酒款的基本信息和風味特征。
服務員可以提供的其實是更加精煉、更加直接的信息,一般來說酒商都會對門店進行定期的培訓,比如說粉社會的創始人Landow就會從酒商提供的信息和日常經營中提取出一些要點,比如說“南非大使館的人曾經來這里喝這款南非的酒”,它更偏向于故事性,也更容易引發消費決策。
實際上酒館作為一個消費駐留時間較長的地方,對顧客體驗的把控和對顧客的深度了解都相當重要,所以服務員更需要的是去觀察顧客、了解其各種細節上的需求,與顧客進行更加深度的溝通,幫助門店不斷打磨其產品和氛圍。
與此同時,抱著生怕客人不點酒的心態,一上來就推薦,也是不建議的方式。Landow認為,尤其是新顧客,希望讓他們先放松下來,餐食上滿足了期待后,再用酒作為其體驗的增值服務;Suzy同樣認為,服務需要周到,但又需要保持距離感,酒館是朋友之間相聚的地方,不應該太多去干涉其體驗。
02.下酒菜
什么樣的菜最下酒?兩位創始人給出了兩個方向。
對Suzy來說,最下酒的食物是肉類,主食,重口味的小菜,以及最普世常規、客人最不假思索會點的菜(比如毛豆)。打開Suzy酒家的菜單,里面可以說是包羅萬有,有明太子土豆、日式炸雞塊等日本居酒屋料理,有和風洋食風格的意面、披薩等,有牛排羊排等大肉菜,新店甚至推出了一系列江西風格菜式。Suzy認為“煙熏羊腰盒子”這道菜的研發可以算是她對于酒館菜單認知的一個轉折點,既然叫做“酒家”,菜式應該更加沒有菜系和風味上的邊界感。
而對Landow來說,分量小一點,味道重一點,吃起來很方便,價格沒有壓力,這樣的菜式是受客人歡迎的。從辦公區搬到住宅區后,這個越南餐廳去掉了不少大菜,目前以前菜小食、粉面類、煎炸烤類菜式為主打;為了照顧部分午餐客人和女性客人,這里還增加了一系列輕食碗和三明治的選擇。
03.社群與氛圍
因為位于日本公司扎堆的亮馬橋三元橋區域,加上創始人自己朋友圈中有不少日本友人,Suzy酒家最早有過半用戶是附近的日本上班族,他們更成熟的餐酒消費習慣能夠幫助餐廳“定調”。和喜歡在包廂里就餐的中國客人不同,日本客人們喜歡成群結隊地在大廳區域放松地吃喝,這某種程度上是潛移默化的“消費者教育”,為其他顧客“打了個樣”,直接幫助新顧客快速了解這個店鋪的風格和氛圍,而Suzy一直認為,中國消費者才是核心客群,但“氣氛組”的帶動不可或缺。
位于CBD附近小區里的粉社會,有不少高頻消費的常客,他們自發地結成了一個微信群,日常多數的討論與餐飲無關,但他們中常有人在店鋪里舉辦生日會,日常和群友在店鋪中相約喝新到的酒款,或者找創始人代購自己想要的酒款,這某種程度上就是所謂“私域流量運營”,酒館像是客廳的延伸,它很天然地擁有聯結人的功能,借助著這個媒介,顧客們較為容易形成圈子,他們的消費黏性和帶動力量不可小覷。
04.安全感
聽上去挺虛的一個詞,但對于一家讓人愿意停駐下來,邊吃邊喝的地方來說,還挺重要的。如果消費者不用擔心自己的錢包,而讓商家不用去擔心翻臺率,那必須有一些很感性的、能打動消費者的“心理戰略”。
在菜單和酒單的選擇上面,兩家店其實都提供了相當寬敞的空間,這是提供給客人的一個舒適的選擇空間,尤其是在酒過三巡之后。
Suzy酒家的酒單上除了葡萄酒,還有啤酒、威士忌等各種選擇,Suzy認為這里并不是一個嚴肅的葡萄酒食館,也并不只單純地想要吸引葡萄酒行家,那么沒必要非得做個高冷的愛好者專門店,店鋪里的啤酒銷量就不容忽視。除了之前提到的無國別邊界的料理,這里的廚師還總能滿足一些老顧客的“非分要求”,我見過半夜在這里吃辣子雞的日本顧客,還見識到廚師在凌晨三點端出了一盆火鍋,有些“意外之作”甚至最后寫入了菜單成為了固定菜式。更激烈地打破菜系邊界的背后,是對客人任性時刻的包容,也是讓客人覺得被重視、愿意反復前來消費的重要“誘餌”。
在粉社會,菜單上以價位在300以內一瓶的“口糧酒”為主,高性價比、口味友好,是選酒的標準,除此之外菜單上還有一些基本的烈酒、雞尾酒,以及6款以東南亞風味為靈感的自創雞尾酒。在同一個小區里,已經分布了烈酒專門店,至少兩家精品雞尾酒館,高端紅酒吧和清酒吧的情況下,這是它所提供的差異化選擇。
Landow認為,今天大家隨手打開電商網站,能很輕易地買到各種酒,價格一目了然,所以其實“在酒館里,酒是最不重要的”,喝酒的人只有兩個需求:地方舒不舒服,周圍的客人是什么樣的,所以在這個前提下,菜要吸引人,氛圍要清晰地傳達。Landow并不去憂慮人均消費額是否達標,是吃得多還是喝得多,他最看重的是客人是否在這里找到自己預想的、以及店鋪本身能夠正好匹配上的。
結語
餐廳去拓展自己的酒精銷售,并不是一個高難度、劇烈的轉向。我們以葡萄酒為例,在價位設計上,國內主要的意大利葡萄酒進口商ROYI提供了一個建議:
-
按照自己的門店的消費水平布局自己的酒單,實際上進貨價越低的酒加價賣的空間越大;
-
增加單杯的選擇,既能為客人提供更友好的入門空間,也能為商家帶來更高的利潤;
-
而不定期更換的單杯選擇,也可以為客人提供多元選擇,以及緩解自己的囤貨壓力。
酒商可以按單瓶供貨,這對于需要嘗試性賣酒的商家,提供了一個比較友好的起點。
和進什么酒、怎么推銷酒相比,餐廳更需要要關心的是,自己是不是能夠提供一個恰當的喝酒氛圍。和純粹佐餐的軟飲不同,直接給我們帶來生理變化的酒精,是需要一個恰當的場景去承接的,得當的食物是一個重要的引子和基調,在這基礎之上,更具有個性化、親切感的空間感,更加周到、輕松的服務方式,是一個酒館最打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