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氣候異常、極端天氣頻發,河南等多個地方遭受特大暴雨襲擊,群眾受災嚴重。為了保障受災家庭學生學業不受影響,弘揚偉大抗洪精神,湖南教育系統快速反應,就做好受災學生救助幫扶工作采取多項措施,緩解受災學生家庭生活困難,解除他們上學的后顧之憂。
一是“全覆蓋”摸排。省教育廳7月22日印發通知,要求全省普通高校(含研究生培養單位),對全國各地尤其是河南籍的學生(含今年錄取的新生)家庭受災情況進行認真摸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核實后,按受災程度分類建立臺賬。各市州中小學也要參照普通高校做法,做好本地本校災區學生的摸排工作,力爭做到一個不漏。各普通高校迅速開啟咨詢通道,向所有在校學生發布摸排信息。截止到7月27日,全省普通高校共排查出受災學生882人,其中河南籍學生871人,受災特別嚴重學生408人。
二是“快捷鍵”資助。對經核實家庭受災嚴重的學生,各普通高校按照省教育廳“特事特辦、急事急辦”要求,迅速啟動校內臨時幫扶機制,經學生申請和學校審核后,為他們發放校內臨時補助。雖然各高校正值暑假,但為了做好災區學生臨時救助工作,幫助受災學生渡過難關,各高校資助工作人員加班加點。截止到7月27日,全省高校為457名受災學生發放臨時補助68.25萬元。其中,湖南師范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南華大學、湖南城市學院、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工程學院、湖南科技大學、湘南學院等高校反應快,措施實,資助力度大,暖心舉措讓受災學生和家庭深受感動。
三是承諾“零障礙”入學。省教育廳要求,各普通高校要嚴格落實“綠色通道”制度,對來自災區的家庭受災新生,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再落實相關資助措施。對家庭受災嚴重的特困新生,要在入學前主動聯系、入學時和入學后全方位關愛幫助,切實保障他們如期入學、安心學習。對家庭受災嚴重的學生,經核實后,要全部納入2021-2022學年度國家助學金資助范圍。對家庭受災程度一般的學生,由就讀學校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其他資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