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機制。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整體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建立以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職心理健康教師為骨干,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樹立系統理念,指導各地各校從心理健康課程、校園文化活動等方面強化源頭管理,從心理健康測評、日常預警等方面重視過程介入,從干預機制、應急處置等方面突出結果實效,進一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專業指導,成立由全省69名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組成的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并指導各地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對全省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給予專業指導,提出咨詢意見和建議,支持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實有序開展。
注重日常教育。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中小學校本課程,如石家莊、保定等地中小學開展形式多樣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面向高校本專科生開設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課,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核心課為基礎,以相關課程為補充,努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通過定期組織教學比賽、專家點評等活動,引導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加強心理健康測評,組織全省125所高校積極參與全國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調研評估工作,應用《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篩查量表》和“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對全體新生進行網上心理健康普測,制定“一人一策”,分類開展大學生心理危機排查。建立健全心理疏導與危機干預機制,在全省中小學逐步建立“一校一案”心理輔導與危機干預處置流程。建設心理咨詢服務專業團隊,組織全省106所高校心理健康專家在線答疑,面向全社會提供免費在線心理咨詢服務。
密切家校協作。搭建互通平臺,構建“家長—教師—學校”溝通橋梁和網絡,依托家委會、家長學校、家校聯系群等,加強日常溝通交流。各級各類學校充分利用家訪日、家長開放日、高校新生報到日等契機,面向全體家長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提高家長預防、識別子女心理危機能力。開展學生家庭走訪活動,幫助化解家庭親子矛盾,提升家長心理健康意識和家庭教育能力。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日、親子趣味運動會等,舉辦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文體藝術及心理素質拓展活動。舉辦全省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周,通過組織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現場宣傳與咨詢、組織大學生參與演出和觀看校園心理情景劇、參與心理素質訓練等多種形式,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海報、橫幅、宣傳冊等,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展示,面向全社會廣泛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保健意識,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覆蓋面。
強化組織保障。印發《關于加強鎮村中學德育要素供給的實施意見》,著力加強對學生的情感、信心、資源等方面供給,注重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心態。指導各高校按師生比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中小學每所學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將心理健康教師培訓納入省、市、縣三級教師培訓計劃,對全省高校新入職的輔導員、研究生導師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識和技能全覆蓋培訓,推行心理健康教師持證上崗。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班主任及各學科教師崗前培訓、業務進修、日常培訓等各類培訓中,不斷提升教師工作水平。落實經費保障,統籌用好公用資金,按照年生均不低于10元的標準設立專項經費,督促各地落實場地設施等方面保障,努力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