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此前,讀書郎與華南師范大學已在實踐教學基地項目上進行了合作。二次合作,代表著讀書郎深研教研內容的決心。擁抱行業新變化,讀書郎積極注入AI、大數據黑科技靈魂,為新一輪的發展積蓄能量。
聯動華南師范大學,促進產學研發展深度融合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的建設。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智慧教育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智慧教育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我國智慧教育市場規模突破5000億元。根據相關預測,到2022年我國智慧教育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對標對表《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與《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政策,可以看出,目前在教育領域中,聚焦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賦能教育現代化成為教育行業的風投標。
在此背景驅動下,讀書郎與華南師范大學共同成立“AI+教育研究聯合實驗室”,是讀書郎在新時代下積極推動產學研創新發展的關鍵戰略。
一方面,華南師范大學作為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有先進卓越的人才培養理念和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另一方面,讀書郎作為國內領先的智能學習設備服務商,在智慧教育領域硬件產品開發、推廣以及高效運營上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
雙方強強聯手,通過成立“AI+教育研究聯合實驗室”,不僅有助于建構AI大數據賦能精準教學理論框架,更有利于助力讀書郎產業生態與科研成果的研發與實踐,推動新時代下企業在智慧教育上的新發展。
聚焦教育教研,合作背后盡顯AI教育決心
2021年,是教育領域顛覆性的一年。
隨著“雙減政策”的全面落實,教培行業市場發生巨變,各大科技巨頭與互聯網教育公司紛紛轉戰教育硬件領域。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趨勢洞察報告》預測:2021國內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為453億元,而到了2024年,這個數字有望接近1000億元。
硬件賽道的急速膨脹,隨之帶來的是智能硬件行業的激烈競爭。為了爭奪市場紅利,許多企業匆忙上馬,追逐短期的經濟利益,背后卻存在內容參差不齊的尷尬場面。
與這些企業不同的是,讀書郎作為老牌教育企業,其在致力于研發硬件產品的同時,選擇回歸教育本心,與華南師范大學合作,為學生提供真正科學用心的學習資源。
據了解,讀書郎作為國內資深的教育智能硬件企業,22年來一直致力于堅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近些年來,讀書郎在不斷設計研發教育硬件的同時,著重于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提出包括但不限于AI學習視頻、AI學習智能系統、AI學習規劃師和智慧校園等多樣化教育內容。
在競爭激烈的紅海賽道上,讀書郎看到了新時代下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致力于為他們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面對橫亙在面前的生存難題,讀書郎聯合聯動華南師范大學,通過深究AI+教育領域,聚焦于教學教研,促進AI教育的創新發展。
結語
總的來說,企業想要在規模龐大、競爭激烈的智慧教育市場闖出一番天地,注定要打一場硬仗。在筆者看來,依托華南師范大學專家團隊的“AI大數據在精準教學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支持,讀書郎積極創新求變,在未來的AI教育領域定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