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引領,凝聚教育信息化新動能。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教育信息化作為重大戰略,納入全省規劃,寫入工作報告,擺在優先發展位置,主要領導率先垂范,親臨全省網絡大課堂講課,提出“上聯名校、下聯村小”網絡聯校模式。省市縣三級教育行政部門全部將教育信息化確定為“教育廳局長突破項目”,抽調精干力量組成教育信息化專項攻堅團隊,與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開展創新合作,凝聚起強勁的工作動能。
后發追趕,探索教育信息化新道路。湖南是教育大省,全省有中小學校1.8萬余所,其中農村教學點有7000余個,承擔教育信息化2.0試點任務,必須立足實際、后發追趕。湖南瞄準教育的根本任務,找準信息化的痛點難點,確立教育信息化“助力立德樹人、促進教育均衡、探索教育未來”三大使命、“需求牽引、應用為王、持續發展、實效至上”四個導向、“新校園、新網絡、新資源、新平臺、新應用”五項任務,形成湖南教育信息化“三四五”發展路徑,推動全省態勢有效轉變、全國排位大幅上升,獲《教育部簡報》專題推介和《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報道。
整體推進,邁上教育信息化新臺階。瞄準“三全兩高一大”目標,大力實施湖南省“互聯網+教育”行動計劃,推動全省教育信息化取得長足進步。基礎設施大幅升級。實現7000余個農村教學點全部通網、9000余所條件較差的學校網絡全面提速、全省共配備22萬余間多媒體教室。整合43個管理信息系統、19個資源服務平臺、11個政務服務平臺,建成湖南省“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教育均衡大幅促進。建成22個農村網絡聯校實驗縣、100所芙蓉學校網絡聯校、540所區域網絡聯校、7000余個教學點新型資源課堂,有效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城鄉同步,“云”端共上一堂課》為題予以報道。融合創新大幅邁進。組織27所高校、28個縣市區、500余所中小學校,廣泛開展“5G+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融合創新應用,課堂形態創新、教育質量提升、育人模式變革成效明顯,長沙成功創建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
重點突破,創立教育信息化新品牌。聚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通過品牌引領、重點突破,致力將互聯網從困擾學生成長的變量轉變為賦能學生成長的增量。創立“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品牌,引領“互聯網+思政教育”。牢記總書記“讓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的殷殷囑托,開設對學生有吸引力的網絡思政大課,單節課學習人次突破3000萬,單個平臺學習人次突破1億,總學習人次突破10億,成為名副其實的“紅課”,被寫進新華社“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獲評教育部和中宣部優秀案例。創立“智趣新課堂”品牌,引領“互聯網+知識學習”。推動教學資源供給側改革,以“讓知識有趣、讓學生愛學”為標準,打造143套新型資源和450個新型名校網絡課堂,在課堂教學、課后服務、居家學習中大受歡迎,成為促進教育均衡、提升教育質量、落實“雙減”政策的有效舉措,2021年9月還被引入其他省區。創立“人人通”品牌,引領“互聯網+評價改革”。以長沙智慧教育示范區為龍頭,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網絡學習空間對學生發展和教育質量進行動態分析與精準診斷,實現評價來源更智能、評價內容更全面、評價結果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