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雞肉生產主力的白羽肉雞目前養殖收益在盈虧平衡點附近徘徊。”農業農村部肉雞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鄭麥青對記者說。鄭麥青提供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12月份,全國白羽肉雞養殖全產業鏈當月收益為-1.00元/只,同比減少2.11元/只。具體到商品肉雞養殖環節,虧損0.15元/只。2021年12月份,全國白羽肉雞商品生產監測戶的虧損面為25.3%。
其實,2021年12月份數據已有所回升,要知道,2021年10月份全國白羽肉雞全產業鏈每只平均虧損2.82元。2021年全年商品肉雞養殖環節平均收益0.56元/只;全國白羽肉雞養殖全產業鏈年度平均收益為1.16元/只,同比下降0.63元/只。
辛辛苦苦養雞,收益寥寥,一不小心甚至要虧損,肉雞養殖行業之艱難由此可見。
“雞肉行情低迷,主要原因在于非洲豬瘟疫情時期產能增加過多,導致供應過剩,另外疊加了消費走弱。”鄭麥青說。
客觀地講,2021年全國肉雞產能的確在調減。比如祖代種雞,2021年12月份存欄379.4萬套,環比減少2.8%,較年均線降低2.2%,但因前期產能增加過多,同比仍然增加4.0%。其中,在產存欄256.9萬套,環比減少3.1%,較年均線降低3.2%,同比增加2.8%。
從肉雞養殖上市企業公布的銷售情況來看,2021年白羽肉雞出欄量和肉產量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2021年12月份,全國白羽肉雞存欄7.5億只,同比增長15.3%;出欄4.8億只,同比增長9.3%。2021年全國白羽肉雞共出欄58.1億只,同比增長18.0%;白羽肉雞肉產量為1145.6萬噸,同比增長17.2%。估計2021年全年可出欄肉雞98.5億只,同比增長5.5%;雞肉產量為1658.6萬噸,同比增長9.4%。“這些數據表明,非洲豬瘟疫情之后,全國生豬產能穩步恢復,豬肉供給充足,而肉雞產能調減在商品端仍沒有明顯體現。”鄭麥青說。
從2021年6月份開始,父母代肉雞生產僅8月份有小幅收益,且近兩個月雛雞價格持續低迷,生產場虧損幅度較大,從而加快了產能調整速度。2021年11月份至12月份肉種雞在產存欄大幅減少15%至17%,為本次產能調整以來最大的降幅。同時,商品代雛雞銷售量減少,父母代補欄量下降。
在產能調整和季節效應影響下,2021年11月份至12月份毛雞和雞肉價格呈現上升走勢。其中毛雞價格漲幅加大,商品肉雞養殖收益增加。鄭麥青認為,依據周轉規律,毛雞和雛雞價格后續還有上漲空間,不過由于市場上還有存貨,且豬肉供給充足,預計雞肉價格上漲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