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自2021年2月啟動建設。2021年作為部署年,主要明確了市級、區級、校級實驗方向,遴選了100所實驗校開展實驗。2022年作為建設年,重點做好課題引領、經費保障、專家指導、人才培養、實驗到示范的通道打通、實驗校的數字化建模以及區級實驗區和實驗校的中期考核等工作,積極營造有利于實驗區建設的制度環境。
深圳市教育信息技術中心主任張惠敏在發言中指出,深圳創建實驗區工作具有三大特點——
一是建立了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信息技術部門三個部門協同聯動,在實驗區建設中發揮了強大的合力與活力;
二是市區校一體化整體推進實驗,市級加強政策統籌、業務統籌、進度統籌和數據統籌等四項統籌,為實驗區建設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與內驅力。
三是教育部信息化“雙區”(即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智慧教育示范區)高度融合、一體化設計,為雙區建設提供了強大的聚和力與執行力。
深圳市教育信息技術中心、各區級實驗區代表和實驗校代表分別進行匯報。
聽取匯報后,教育部實驗區專家組高度肯定了深圳創建實驗區的工作,認為深圳創建實驗區工作抓得實、抓得細,很多做法在全國領先,亮點紛呈,具有借鑒示范意義。
教育部實驗區專家組蘇小平教授代表專家組從四方面對深圳信息化教學實驗區一年多來的實驗開展和階段性成效進行點評指導。
一是能夠準確把握和對標教育部實驗區文件要求,理解到位,勾勒了“深圳路徑”。
二是建立了高效能的管理機制和高協同的工作機制,體現出“深圳智慧”。
三是積極探索新型教與學改革,輸出了“深圳模式”。
四是深圳實驗區創建工作有思路、有創新、有平臺,彰顯出“深圳作風”。
教育部實驗區專家組秘書處黃蒙主任在總結發言中深圳創建實驗區工作寄予厚望,希望深圳繼續做好創建實驗區的排頭兵,繼續打造深圳教育的新范式——深圳“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工作有很多突破,沉淀了很多在全國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教育部專家組秘書處已在多地介紹和推廣了深圳經驗。相信深圳能借此契機以應用促建設,以需求促發展,能夠總結出更多的成果、輸出更多可推廣復制的經驗,帶動當地教育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