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品牌奶粉首度“平起平坐” 商場變數仍大外資奶粉遭到反壟斷和烏龍事情沖擊 但教授猜測本年洋品牌仍會占優勢
AC尼爾森日前發布數據顯現,國產奶粉與外資品牌奶粉所占商場比例根本相等,這被不少人解讀為國產奶粉初次逆襲成功。昨天記者采訪多位乳業教授,以為上述查詢計算規模并不悉數,因而數據成果不必定精準,但“大致相等”仍是能夠的。業界猜測稱,2014年外資品牌奶粉或仍將占商場優勢。
最新數據
外資奶粉比例下滑
本報訊 依據AC尼爾森最新數據,到2013年11月份,國內奶粉品牌商場比例前5名為惠氏、貝因美、美贊臣、多美滋與合生元。惠氏超越美贊臣、多美滋,占有了國內榜首方位。而前十名奶粉品牌排行中,國產奶粉品牌的排行都有所上升,前五名中國產奶粉就占了兩個名額,其間貝因美位居第二,合生元位居第五。
而據AC尼爾森此前的數據,2012年,中國商場比例前五名中就有四名被外資品牌占有,其間美贊臣位居榜首,多美滋名列第二,惠氏和雅培則排列第三和第五,這四家公司就已占有悉數商場比例的42.7%,再加上其他外資奶粉品牌,則洋奶粉一共占有的商場比例超越60%。
據知道,盡管2013年的全年數據沒有出爐,但就當前開端的數據匯總來看,2013年全年,國產品牌奶粉所占的整體商場比例已挨近50%,由此可見,國產奶粉逆襲成功,開端占有半壁河山。
教授觀念
商場仍存在很大變數
對此,乳業教授王丁棉則以為,尼爾森的查詢規模并不悉數,因而計算數據不必定非常精準。“這個查詢的規模最多只占到整個商場的60%~70%,因為有許多奶粉出售是走直銷或代理商途徑的,不存在刷電子條形碼的狀況,所以計算不到,事實上當前只能說國產奶粉和外資奶粉大致相等。”他表明。
中商流轉生產力推進中間高檔研究員宋亮以為,尼爾森的上述計算數據對比精確,他說,“國產奶粉首要會集在三、四線城市,而曩昔兩年內,三、四線城市奶粉商場的添加是最快的,加上政府方針上一年對國產奶粉有必定提振效果,而外資品牌卻因為多方面要素遭到不小的沖擊,所以這個數字大概可信。”
談到對本年國內奶粉商場的猜測,王丁棉以為,2014年是執行各項方針、深化職業界各項調整的“整理年”,因而奶粉商場存在很大變數,但他表明,整體上外資品牌奶粉還會占有優勢。宋亮則以為,當前國內奶粉商場上,消費者的決心還沒有徹底倒向國產品牌,“外資品牌將來仍能守住半壁河山。”他說。
職業現狀
本鄉乳業趁機并購
業界人士以為,外資品牌奶粉商場比例被揉捏,首要與2013年國家發改委的反壟斷查詢,以及恒天然乳清蛋白粉烏龍事情的負面沖擊有關。中商流轉生產力推進中間高檔研究員宋亮泄漏,“上一年的恒天然烏龍事情構成多美滋丟失超越20多億元,多美滋在中國商場要完成康復至少需求2~3年時刻,別的當前達能已停止與恒天然的協作,這也對多美滋和可瑞康等品牌質料收買產生影響。”
記者知道得知,為了搶占中國商場,不少洋奶粉開端大走“底層道路”。在上星期舉行的新西蘭原裝進口奶粉詩妙健新品發布會上,新西蘭全接觸總經理李少衛通知本報記者,與其他多個洋奶粉主攻一線城市不一樣,該品牌會深化二、三線城市開展,通過母嬰專賣店等途徑,與中洋品牌“貼身肉搏”。
與體現“不淡定”的洋奶粉比較,國產奶粉邇來倒較為熱烈。自2013年底一系列的乳業新規發布后,國內的奶粉公司便開端大動干戈,紛繁搞起吞并來。圣元、合生元等多家乳企都曾宣告收買同職業界公司。日前,飛鶴乳業宣告悉數收買吉林艾倍特乳業,變成2014年國內首樁乳企并購案。有剖析人士以為,將來業界的并購重組事例將會持續增多。
商場造訪
本年囤貨表象不明顯
以往一到年底,就是嬰幼兒奶粉的出售旺季,不少母親會趁年底打折促銷一次性采購多罐奶粉。不過,記者發現今冬奶粉商場卻一反常態,時至臘月卻仍然出售平平,囤貨表象也難覓蹤影。
記者昨天造訪廣州市內多家母嬰用品專賣店和大型商超的奶粉專區發現,與貨架上顯眼的促銷黃標構成鮮明對比的,是奶粉簡直無人問津的寂靜氣氛。在聞名連鎖母嬰用品專賣店越秀區某分店的奶粉專區進口,擺放著一架英俊的孩童用小自行車,出售人員通知記者,只需一次性采購五罐某品牌奶粉,即可得到這架小車。但記者觀察到,前來問詢的消費者并不多,多數人只是在促銷牌前看兩眼便脫離。在記者停留該店的一小時內,未有一人采購兩罐以上奶粉。
“經曩昔年的外資奶粉風云,爸爸媽媽們看待洋奶粉會愈加客觀鎮定,不再盲目追捧。再加上盡管冬天寶寶食量會稍有添加,但咱們都會教學家長按部就班添加奶粉量,不必遞加太多,所以囤貨狀況信任有所削減。”廣州女子醫院營養師張照這樣解讀今冬商場平平表象。
中國嬰幼兒配方
奶粉商場比例
2013年
前5名
(到11月份)
惠氏
貝因美
美贊臣
多美滋
合生元
2012年
前5名
美贊臣 12.3%
多美滋 11.7%
惠氏 11%
貝因美 8.7%
雅培 7.7%